突然觉得美国加税什么的,没那么重要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ID:ertoumu893),作者:九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并非当前核心问题,双方更需聚焦解决内部挑战。中国需应对消费疲软、老龄化及地方债,美国则面临产业结构畸形和高负债。未来关键在于激发内需、改善民生、加强法治及落实劳动法,释放14亿人潜力。全球竞争将转向内部治理能力比拼,中国仍有上升空间,需务实处理内部问题以应对外部变局。

• 🚀 内需与外贸取舍:过度依赖外贸可能抑制内需挖掘,加税倒逼中国转向消费型社会。

• 👵 老龄化挑战:中国面临2040年超4.8亿老龄人口压力,需十年内应对史上最大老龄化危机。

• 🌍 中美内政优先:双方问题根源在内部,比拼核心是解决各自民生、债务及产业结构矛盾。

• ⚖️ 法治与安全感:强化一线城市规则透明度和财产保护,吸引海外资本回流并稳定富人信心。

• 👩💼 劳动法落实:严格执行劳动法淘汰低效企业,平衡工作强度与消费力释放。

• 🌐 全球化低潮机遇:中国受益于上一轮全球化,未来需依靠内需和创新占据主动。

这两天加税的事大家也都知道,首先这玩意肯定是个大利空,对谁都是,所有局中人都得分担代价,只是时间问题。

仔细想想,事情走到今天这一步,倒也正常。从大英帝国开始,把自己的市场完全开放,给予所有贸易伙伴零关税,一直都是真正霸主的操作。美国现在的经济水平尽管依旧很高,但明显不再是霸主了,在税收方面的态度也倒退回19世纪去了。所以这个操作是迟早的,只是懂王的上台加速了。

关于这个操作是否有病,其实咱们几年前就聊过,从来都是“强则贸易自由,弱则关税壁垒”,美国的实力已经不是最强了,搞如今的操作也正常。

但是到了今年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了,今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各国解决各自的内政,谁也别想靠别人。

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啥?

难道是担心美国打过来?

其实了解点历史就知道几乎不可能的事,哪怕在1951年的朝鲜战争,美国那边都不想惹中国。这些年相关的文件绝大部分都解密了,当时美国高层发给前线连队的命令就是,一旦遭遇我军就赶紧撤。那时候它们比中国强那么多,都不想跟咱们开战,更别提现在了。

俄乌冲突爆发后,咱们的北方基本上彻底安全了,东南亚不说了,那些国家根本不想也不敢惹中国。长期看可能印度是个大麻烦,但是暂时没啥事。印度现在也在学习我们80年代,要维持和周围国家的和平,创造“内稳定”的格局,用自己的巨大市场拉各国去它们那里投资。

美国现在明显也是想解决内部问题,比如产业结构畸形、通胀和政府欠债太多,这些都是它们回避不了,都是必须解决的。

它们以前主要靠中国来解决,通过中国的廉价工业品来平抑通胀,靠中国买它们国债。不过这几年发现之前的体系太“共赢”了,中国成长太快,受不了了,想把中国踢出到体系之外,那今后它们也只能靠自己了。

那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啥呢?

其实明摆着的,消费不振,老龄化,还有地方债问题。

双方解决这些问题都非常非常难,也都根本绕不过去。

咱们消费不振又关联着大家对未来的信心,毕竟整天聊“刺激消费”。其实大家都知道,消费这东西根本不需要刺激,大家观察下就知道,四五岁的小孩都喜欢消费,动不动想去商场,可见消费欲望是天生的。

消费不振,本质就是大家对未来不确定,这背后又关联着养老、失业、房地产持续不振等问题。也都好理解,你对失业和养老没信心的时候,你可不就得攒钱嘛,而房价下跌,对消费打击更大了。

老龄化就更麻烦了,现在我们是6个劳动力养一个老人,10年后是5个,20年后是3个。

据联合国估计,到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美日欧总和(4.8亿 VS 4.3亿)。整体来讲,咱们还有十年时间来应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老龄化。

我现在越来越不关注什么加关税什么的,放在历史长河里,贸易战从没直接击垮过大国。

如果有啥风险,那就是可能加速内部矛盾爆发,比如1980年代日本泡沫危机。也就是日本固有问题一直没解决,并且积累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被贸易战给激发了。

如今中美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态势,谁也搞不倒谁,如果谁出了问题,那大概率是自己内部问题失控了。

接下来的比拼,不是什么大国博弈,更多的是一种如何解决自己内部问题的比拼。比如让自己老百姓对未来有信心,有安全感,它们就会勇敢去消费,去创业,去创造财富,并且把财富留在国内。只要大家有恒心,勇敢去创造,把时间拉长,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而且我现在有种感触,外贸固然重要,但是放下对外贸的执念,反而有利于我们的长期发展。

这里并不说外贸不重要,事实上接下来很多年里,外贸依旧是我国重要的一根支柱。但是太过重视外贸,对我们自己其实也没那么好,甚至耽误了很多事。

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咱们应该很早就想到今天这种局面的到来。那就应该提前考虑拉高内需释放我们自己的消费力,如果要提高内需,就应该遵守劳动法,提高GDP中的消费比重,让大家有更多时间去消费,但是这样明显会降低我们工业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如果把外贸当成最重要的事,那无疑“卷”是第一位的,使劲压低我们自己的收入,拉长我们的工作时长,最好把税也给退了。但是大家想想就知道,这种模式明显是有问题的。如果在发展的早期这样搞还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继续卷明显不是个事了。

真正有利于长期的发展,其实是使劲挖掘内需,使劲改善内部环境,激发十四亿人的潜力。

挖掘内需有两个方向:

一是挖掘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就得空闲时间多一些;

二是挖掘消费力,那收入就得高一些。

大家看到了吧,增加空闲时间和提高收入,这些明显都跟外贸是冲突的。所以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正是因为“保外贸”属于一个明确有效的路径,我们这边一直陷入了这种路径依赖,对内需挖掘一直犹犹豫豫,导致了现在的很多问题。

现在这条路被懂王给砍了一刀,反倒让一直犹豫不决的事可以落实了。

有点像啥呢?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一边在公司实习上班,一边在备考公务员。上班的时候受了挫,就想着反正将来也不上这个破班,爷要去考编。晚上备考期间很受挫,又觉得反正自己有班上,无所谓,直接睡觉去了。几年下来,可能上班和考编都没弄明白。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别考了,你的年龄已经过了,专心上班吧。这样反而可能不那么废。

很明显,这次加税之后,今后挖掘内需成了无法回避的最终解决方案,反而不是坏事。

接下来最重要的三件事:

1、改善民生,加速向消费型社会转向。

这里的改善民生,并不只是加大转移支付,而是解放大家想象力,让那些能力强的人去创业。

刚“改开”的时候就是这套路。改开之前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后来除了少数领域,其他的都让干,政府给乡镇修个路,很多当地的强人就开始发力,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产业,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沿海地区自下而上、由点及面慢慢变富了。

咱们真正的财富并不是工厂,而是14亿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今年科技的大爆发,就能看出来这些年沿海地区宽裕资本和大量的头脑挤在一起会爆发出来啥。

今后外贸不行了,最大的依靠就是内需,就是我们自己。所以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花在我们自己身上。

比如让大城市的经营环境更加优良,比如给老弱更多补贴,再比如鼓励生育,就应该实实在在花钱鼓励。内需的真正引擎并非简单‘花钱’,而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目前约43%,低于美国的67%)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提升。让大家有钱花,并且敢于花。

反过来讲,消费不振—养老/失业担忧—储蓄增加—消费更不振,这个循环非常非常可怕,越往后越没法破局。

在这里还是要再强调一下。今后可能增速相对进一步放缓,这种放缓并不是平均的,而是有些地方是负的,一部分地区增长速度快很多。

从全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经济一旦放缓,增长往往处在几个孤岛上。

也就是几个城市会成为绝对的引擎,其他城市都是看客。年轻人应该毫不犹豫去那些超级城市转转。有时候有些边缘地区可能突然发展很快,那可能是政府投资项目在发力,这种当然也很好,但是往往跟年轻人关系不大。

2、继续改善国内环境,让大家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有安全感。今后我们的海外业务越来越多,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那些海外业务赚到钱之后回流国内,就跟日本似的。

这个事非常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海外业务规模现在极其庞大,而且呈现快速上升状态。如果海外的钱能回流,那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如果海外不回流,也代表着富人们用脚投票,可能国内的也会向外跑。

这个整体没啥特别好的办法,只能是法制。我以前看不清楚怎么解决,这两年慢慢看清楚了。

因为很多富人本来有点犹豫,但是这两年发现一个问题,一线城市规则透明,而且政府做事也非常讲究,让大家非常有安全感。

其实富人们也不想跑,享受惯了中国的条件和秩序,再到海外根本适应不了,但是确实对财产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忧虑。这些都没必要回避,越回避问题越严重。

今后把这一线城市的法制先建设好,足够透明足够公正,然后再向外扩散。咱们不可能一次性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你只能是一步一步来,可以先在一个地区解决了,然后再向外扩散。

3、落实劳动法。

我总说这事,很多人笑我不懂中国,我笑你们不懂趋势。

其实大家回头看过去走过的路,就能清晰看到我们这些年明显是越来越守法的,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一点问题都没。

很多人说如果严格按照劳动法来,很多企业都得破产。这其实也是我们后续改变的一个方向。

如果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在“喝人血”的基础上才能活下去,趁早倒闭。如果正常经营的企业在遵守劳动法之后也经营不下去,那可以改一下法律。反正把法律当成个事,大家都遵守起来,对未来至关重要。如果理解不了,就想想交规,如果每个人都不遵守交规,你觉得你没人管了自由了,可能出门几百米就被改装重卡给撞了。

而且可能不止我自己,大家都能感受到,身边普遍呈现出了一个态势,“上班的往死里忙,找工作也非常难”。这个影响非常非常坏,不严格执行劳动法,这个状态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把规则立起来,然后大家都执行,如果没法执行,就稍微调整下规则,反正执行起来。

尾声:

我这两年没少溜达,整体有个感觉,就是全世界除了我们,其他国家的感觉就是“停滞”,经济停了,思想也停了,更关键的是,绝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和老百姓都不再尝试去解决问题。都有种老态龙钟的感觉。

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国家还处于三十来岁的年龄,依旧处于气势磅礴的上升期。

上一波的全球化明显要进入一个低潮期了,我们比较幸运的,在上一个周期中整体是受益最大的那一方。接下来很长时间,发达国家的离岸外包可能也不行了,这对我们不是好事,但是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不是好事,无形中会封住很多国家的追赶之路。

总之吧,危机这东西长期来看都是转机。让我们回归常识,回归现实,务实地处理好自己的事,保障好民生,做好社会兜底,发挥出来我们14亿人的创造力和消费力,哪怕外边大浪滔天,依旧可以在全球格局重塑中占据主动。

  • Related Posts

    朝鲜赌上了国运,会输吗?

    《变局》 美财急议欲周旋,雅水龙腾谱锦篇。 朝鲜空耗总成艰,…

    7年之后,我要重新做这个账号

    7年自媒体路,从聊商业、教程、科普到偶尔杂谈啤酒、诗词,连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erbukti Ampuh! Strategi Bermain Mahjong Ways 2 yang Bisa Menggandakan Saldo Dalam Waktu Singkat Auto Jackpot! Ini Dia Cara Bermain Mahjong Ways 2 yang Bisa Bikin Kamu Menang Besar Tanpa Harus Modal Banyak Rahasia Kemenangan Mahjong Ways yang Membuat Aplikasi Penghasil Uang Harian Ke Akun DANA Rahasia Pagi Hari Ucup Sang Raja Taktik Mahjong Ways Yang Sering Bikin Bandar Rugi Besar Mahjong Ways Lagi Viral Game Slot Yang Jadi Ladang Cuan Bagi Banyak Orang Tanpa Harus Modal B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