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鸡排哥鼓掌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批判社会对鸡排哥式”燃尽式努力”的盲目推崇和鼓掌,指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勤奋道德化”历史惯性的延续。算法平台放大极端苦累叙事制造情绪安慰剂,实则是结构性问题下对透支的默认。真正尊重劳动应给予合理回报、时间自由和尊严,而非歌颂牺牲式付出。

• 🕰️ 历史惯性溯源:工业革命到泰勒制将”勤奋”异化为道德标准,奠定燃烧自我的劳动伦理。

• 🤖 算法精准操控:平台偏爱”情绪密度”高的燃尽故事,炮制感动模版作为流量密码。

• ⚕️ 健康代价触目:WHO数据显示超时工作大幅提升心脑血管死亡率,透支绝非荣耀。

• 🍣 匠人精神启示:小野二郎受尊重源于手艺价值与社会支撑,而非单纯苦熬时长。

• 🔥 全民PR的共谋:媒体、品牌、公众合谋将底层透支者符号化为情绪安慰剂。

• 💡 尊重劳动本质:合理定价、时间自主、保留余地才是对”人”而非”工具”的尊重。

每隔一段时间,总会火一个人。

上一次是晓华,那个在理发店剪头发的大姐。视频传上网之后,几天工夫,大家都认识了她。地方领导去探店、品牌排队合作、明星也赶去打卡。

有人说她代表了“平凡人的力量”,有人说那是“真诚的胜利”。可镜头一拉近,你会发现,从她火的那一刻起,生活就不再是她自己的了。

再往前是郭有才。在山东菏泽南站,他唱了一首老歌《诺言》,嗓子有点哑,情绪却很真。视频火了,评论区全是“这才是生活”“被整破防了”。

后来他去巡演,站上了更大的舞台。

你要真说那是“命运的转身”也行,但我更觉得,那只是流量惯性的延长线。草根、努力、被看见、被消费,这剧本我们早就背下来了。

再近一点是鸡排哥。

人家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不休息,双手被烫得全是泡。短视频镜头拍得真好,油锅亮,灯光暖,老外也来吃;网友们剪辑时还不忘配上几个字:努力的人最值得尊敬。

底下评论区都在夸:“普通人的高光时刻”。但我看着那双手,真觉得疼,这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儿子?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油炸工作,面对上百个排队的顾客,这叫高光?那是高温吧。

去吃鸡排的人好像也不是冲着鸡排去的。大家都想去看一眼“火的人”,打卡、拍照、发视频。

鸡排到底好不好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也来过”,能拍到“跟热点合影”的感觉。

这几年火的人都差不多,看上去每个人的故事不一样,其实内核都是同一个:努力、苦、真;他们的热度像一次流量爆燃,点燃他们,也顺便照亮了观众的情绪,然后一点点熄掉。

热搜过去,他们回到原来的生活。可故事不会停。新的“普通人奇迹”马上又会被挑出来,下一轮感动又要开始。

下一个是谁呢?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这种“燃尽式的火”,成了最稳定的流量循环。

我们为什么还要为“燃尽的努力”鼓掌?这件事,真得从过去看看。

两百多年前,工厂刚出现时,人们工作方式彻底变了。英国历史学者 E. P. Thompson 写过一篇经典论文,讲“时间纪律”怎么改变人。

大概意思是:

以前的人干活,讲究“把事情做完”;工厂时代一来,变成了“把时间卖掉”。如果一个人迟到、早退、磨蹭、偷懒,那是“人品有问题”。从那时起,勤奋第一次变成了一种带道德光环的事。

后来,管理方法又让这种观念更强了。

有个叫泰勒的人,拿着秒表盯着工人,写了本《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 1911 年出版,对世界工厂的影响巨大。

他提倡什么呢?

一个人干活要更快、更省、更标准。智远认为,从那一刻起,人类开始误以为“努力”本身是目的;工人渐渐不被看成是“会手艺的人”,更像机器上的一个零件。 

再往后,福特把流水线推到极致,1913 年,移动装配线上线,1914 年,他干脆开出“五美元日薪”,表面上是福利,实际是把效率当忠诚。

人们开始把能吃苦、能熬时间当成一种光荣。听着是不是很眼熟?这不就是今天的“拼命加班不喊累”吗?

不只是制度,还有叙事在推动。1930 年代,苏联搞“斯达哈诺夫运动”,一个矿工多干了几倍活,被全国树立成英雄,超额就是荣耀。

后来这股风也吹到我们这边。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说“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雷锋精神提倡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那时的劳模,是时代偶像。智远认为,那不是勤奋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拼命干”被树成了榜样,让所有人相信:能拼命,就该被表扬。

东亚更狠。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一种风气:留下来加班是对公司忠诚,不加班反而显得不合群。他们把透支当成一种浪漫,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可怕?但我们现在的职场文化,没差多少。

说到这里,想必你已经知道,我们为什么会为燃尽的奋斗鼓掌了。

历史把勤奋道德化,制度把勤奋标准化,宣传把勤奋神圣化,当镜头里出现一个人“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不喊累”,我们的文化肌肉会自动给他加分。

我们真在给某个人鼓掌吗?

不,我们在给从小被灌的那套教育点头。努力应该被奖励,疼也要值得;再往深里说,鼓掌是一种自我安慰;现在机会不多了,竞争又激烈。努力是我们能控制的唯一变量。

在网上,看到有人靠“拼”成功,会让人暂时相信:嗯,只要努力,还是有希望的,你看,流量来了,配上努力,艺术已成。

这像一种止痛药,让我们心里好受点。

问题是,身体可不懂这些逻辑,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在 2021 年明确指出:每周工作超过 55 小时,中风风险会增加大约 35%,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约 17%。

2016 年,全球有近 75 万人因长时间工作死于中风和心脏病。听完这些数字,谁还会觉得鸡排哥的双手是“励志”的?这是燃尽的代价。

我们病了,病到了现在。机器换成了电脑,流水线换成了手机里的算法。打卡机变成了更复杂的考勤软件。

时代变了,说法变了,但有一种感觉没变:拼命到透支依然被捧得很高,仿佛这是了不起的事。

你看,现在的算法特别懂人心。它知道什么内容能打动你。它特别喜欢极端的故事,越累越显得真实,越苦越让人感动,越拼命就越容易传播。

那些在视频里流汗、熬夜,甚至流泪的人成了平台最受欢迎的流量密码,鸡排哥、晓华、郭有才、天水麻辣烫……这些人“被挑中”。

算法为什么偏爱他们?

他们身上有“情绪密度”。你能从他们的动作里看到辛苦,从他们的表情里看到坚持,从画面里感觉到那股“我不认输”的劲儿。

这种带着痛感的坚持,很容易传播。它能穿过屏幕,让人相信:这世界,还保留着点真诚的努力。

智远认为,这是一种“被算法定义的真”。

平台在推送我们能预料到的情绪,它知道大家爱看“真实”,那就给你“放大十倍的真实”;知道大家佩服“努力”,那就喂你“努力到极致”的努力。

就这样,燃尽成了算法里的“情感底层逻辑”,每一个让人感动的瞬间,背后都是一场计算精密的计算。

企业也在延续这套逻辑。

办公室里没铁轨,也没有油烟味,但“燃尽”的气味一点没变,只不过换了名字:叫“热爱”、叫“使命感”、叫“责任”。

互联网公司常说:我们在改变世界。但问题是,到底是谁在真正付出呢?

无数普通员工,凌晨两点电脑还亮着,周末也得回复工作群的消息,年底甚至还要收一份“年度工时报告”。这不就是换个环境的拼命吗?

我们听过很多热血的词,什么狼性文化、奋斗者协议、实际上,这是让透支的人觉得自己做的是光荣的事。

历史又在重演,从工厂时代讲守时,到公司时代讲奋斗,背后逻辑从没变:让你相信,燃尽自己是一种光荣。

前两天朋友还吐槽:国庆节出去玩还得背着电脑,万一有急事,就得立刻工作。我当时就笑了,身体离开了工厂,可心还被拴在工厂的钟上。

更复杂的是,平台、媒体、大众也在讲这套叙事。

媒体爱讲“普通人逆袭”的故事,品牌爱蹭“平凡力量”的热度,观众爱看“小人物成功”,到底谁在利用谁,已经分不清了。

鸡排哥成了短视频的符号、地方的名片、品牌的流量担当。镜头越靠近,他越被符号化,他本人累得快虚脱,我们却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种错位,你感觉到了吗?这是一场全民PR。我们都在借着别人的拼命,来告诉自己“希望还在”;我们通过看他人的燃烧,来安慰自己的无力。

所有人都在镜头前、键盘后为这种燃尽鼓掌,就像在对自己说,还有人比我更拼。

劳动不应该被尊重吗?到底怎么尊重呢?这两天,我看到一个例子:

在日本,有位老师傅叫小野二郎(Jiro Ono‌)。他9岁就去寿司店学手艺,14岁离家闯荡。

几十年里,他几乎没休息过一天。别人忙着开分店、扩大生意,他却一直守在同一条街上。后来,他在东京银座有了自己的寿司店。

日本人说他是“匠人中的匠人”。他对做寿司非常讲究。比如,章鱼要揉四十分钟,饭团要捏几千次,手的温度要刚好,才能让米饭松紧合适。他做寿司的过程,就像一种安静的仪式。

可他被尊重,不是因为苦。那种苦,日本社会见得太多了;他被尊重,是因为他把“手艺”变成了一种可被社会衡量的价值。

政府给他颁了“国家荣誉奖”,媒体称他“国宝级厨师”,他的店有完善的预约制度、合理的价格,还有传承技艺的方法。这些都让他的劳动能够持续,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店里,不管你是首相还是明星,都要遵守同样的规则:按时到、排队、安静用餐。没有人能搞特殊。

这种人人平等地尊重手艺的氛围,是他受尊重的关键。

还有一个例子是秋山利辉。他父亲是木匠,他从小在木工房里长大。后来他接手了父亲的小作坊,但不满足于只做普通家具。在他的工作室里,听不到“赶工”或者“打折”这样的话。

他的客户多是懂行的设计师和收藏家,对材料和工艺要求很高。他做家具不求数量,而是一件件慢慢打磨。

有时为了一把椅子,他会花几个月选木料、控制湿度、处理细节。他宁愿少接订单,也绝不降低品质;有一次,客户想让他把设计改得更商业化,可以多赚钱,他拒绝了。他说:那样就不是我的作品了。

他的家具定价不低,却有固定的粉丝群。

很多人愿意多付一两倍价,只为买那种做得有温度、有灵魂的东西。客户从不问他“做了多久”更在意作品背后的用心。

他带徒弟也很特别。先让徒弟认识木头,摸纹理,听木头的声音。前几个月,徒弟可能只做打磨之类的小事,很久以后才能独立完成一件家具。

正是在这种“给足时间、充分尊重”的过程中,他建立了一种受尊重的木工传统。

所以,真正的尊重,是尊重对方的时间。劳动的美好,在于被看见、被合理回报,并且被允许有休息的空间。

写到这,我想到了鸡排哥那句话:做完你的,做你的,做完你的,做你的;这难道不是一种叙事悲哀吗?一个人火了,不该意味着被继续榨干;他可以涨价,可以休息,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

尊重的本质,是给人留有余地。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再到当代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他们都谈过“时间”与“劳动”的关系。

当时间被压得太满,人就会失去自我。现代社会有个问题:我们把勤奋扭曲成了焦虑,甚至变成一种盲目崇拜。

所以,我们要一种新的勤奋。它不是燃尽式的,是带着价格与尊严的勤奋;是一种知道何时全力以赴,也知道何时停下来。

燃尽式劳动是旧时代的病,它用牺牲换来掌声,却让人失去了生活。可悲哀的是,很多人还沉浸在这种模式里。

靠一个人带动一个地方是好事。

但如果整个城市都指望他一个人炸鸡排,那就是结构的问题了。把辛苦当荣誉,把底层人的透支当榜样,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沉默。

我们一起看着一个人被压榨,死命连轴干,还为他叫好。这难道不痛心吗?也许,我们该重新学会一件事:把人当人看。

我们太习惯为拼命鼓掌,却很少问一句:他为什么非得拼命?当一个社会只剩下“燃尽”才能被尊重,那不是勤奋的胜利,而是体面的沦陷。

所以,一个新时代,该如何重新定义努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

  • Related Posts

    “内卷”背后,每个国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毕竟是少数

    一行代码,近20亿美元灰飞烟灭

    一批年轻人,栽在游戏饰品投资上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