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狂欢到盈利拷问,中国AI2.0的集体造血焦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锦缎研究院,作者:李偏偏,原文标题:《AI的夏天Ⅱ:中国AI2.0企业“造血焦虑”生存图景》,题图来自:AI生成

中国AI2.0企业普遍面临盈利困局与技术商业化矛盾。商汤转型生成式AI致毛利下滑,黑芝麻智能靠平价芯片突围但深陷亏损,萤石网络硬件增长停滞且营销侵蚀利润,群核科技受限于垂直场景天花板,创新奇智制造业业务收缩。行业共性为高研发投入、场景落地迟滞及客户转向艰难,集体陷入”造血焦虑”。

• 💡商汤转型挑战:从CV龙头转向生成式AI致毛利率骤降至42.9%,亏损持续但亏损额收窄。

• 💸黑芝麻低价策略:以高性价比智驾芯片打开市场,毛利率升至41.14%但仍未摆脱研发致亏困境。

• 📹萤石增长瓶颈:全球摄像头出货量第一但硬件收入停滞,云服务增收难抵营销成本侵蚀利润。

• 🏠群核垂直突围:空间设计软件市占率22.2%领先,但30亿细分市场容量限制发展空间。

• ⚙️创新奇智遇冷:专注制造业AI方案却遭遇核心业务收缩,收入首次下滑超30%。

• 🌐行业共性焦虑:技术迭代高成本+商业化迟滞+客户转型难,引发集体造血能力危机。

在此前的《AI的夏天Ⅰ》报告中,我们选取了第四范式、云从科技、地平线机器人三家应用场景迥异的AI企业,透过下游不同AI应用端客户的需求状况,对应可以看到分布在扭亏边缘、亏损扩大、以及加速扩张的企业生存实景。

延续先前的主题,本篇报告将观察切面从需求端转移到供给端,再次以不同的AI2.0企业——商汤、黑芝麻智能、群核科技、萤石网络与创新奇智等为代表,通过它们对下游押注的软件Vs硬件的不同,来继续观察AI之于不同企业业绩助力作用的分野。

在AI 2.0的浪潮中,这五家代表性企业,以迥异的路径,探索商业化与技术创新平衡点:

  • 商汤科技凭借大模型完成从CV龙头到生成式AI的转型,却面临毛利率下滑与持续亏损的阵痛;

  • 黑芝麻智能以“平价芯片+软硬一体”策略切入智驾赛道,但高研发投入仍使其深陷盈利困局;

  • 萤石网络依托硬件基本盘拓展AI增值服务,却在增长瓶颈与营销成本侵蚀利润间挣扎;

  • 群核科技以垂直场景的仿真数据库构建护城河,但细分市场的天花板亟待突破;

  • 创新奇智锚定制造业的务实路线,仍难抵宏观经济波动对核心业务的冲击。

群像之下,行业共性浮出水面:技术迭代的高成本、商业化落地的迟滞、从政府到企业客户的艰难转身,共同勾勒出中国AI2.0企业集体“造血焦虑”的生存图景。

当资本输血速度放缓,能否在细分赛道跑通可持续模式,正成为AI2.0企业们破局关键——种种迹象表明,这场围绕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生死竞速,已然进入最残酷的下半场。

一、商汤科技:2.0之后的世界全然不同

商汤科技是2014年设立的中国早期人工智能企业,也是AI1.0计算机视觉领域引领者。凭借着创始人团队的长期研发背景,商汤在业界具有很普遍的认可度,这种认可度既包括行业内的不同奖项,也包括来自政府、商业社会的不同订单,以及来自资本市场的不断输血。

从AI1.0时代的明星,到AI2.0时代的重新创业,商汤科技核心业务也经历了几次转变,具体为:

最早以承接政府“智慧城市”订单为主,通过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为城市运营、监控城市公共设施等政府项目赋能。如今,商汤已经实现由2G至2B,由决策式AI至生成式AI的进化,手持不断迭代的核心大模型,商汤将自身发展的参考系拉到OpenAI水平。

1、踏上生成式AI主升浪,核心业务悄然变迁

2024年,商汤科技实现37.72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5%。从收入体量上看,虽然24年商汤的收入还未回到2022年水平,但这已经是商汤科技近3年来首次收入正增长,也算释放了一个不错的信号——完成AI1.0到AI2.0的安全着陆。

过去几年里,商汤收入的波动主要为对自身对新业务的探索,从披露的收入结构来看,商汤的探索核心分为三段,分别为传统AI、智慧汽车及生成式AI。

1)传统AI(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生活):通过已披露的商汤财报数据可以看到,2018年起传统AI就是商汤的主要业务,其中以承接政府项目订单为主的智慧城市和承接金融、地产项目的智慧商业表现最优,然而,到2022年开始,以上业务都迎来不同程度的收缩。到24年,传统AI业务创收11.1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不足30%。

于是,商汤在2023年重新整合业务结构,将过去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生活、智慧汽车四个业务条线重新整合为传统AI、智慧汽车、生成式AI三个业务条线。

2)智慧汽车:2016年起,商汤开始研发智驾平台,随后逐步推出智能汽车平台(SenseAuto绝影,其中AI大模型可为汽车提供ADAS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及云服务),2017年开始和本田达成合作;2022年一季度开始,商汤将智能汽车业务从移动智能事业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事业部。

但根据财报信息拆解,商汤在智驾行业的拓展似乎并不如预期顺利:

一方面在于市场开拓速度不利,2018年、2019年,智能汽车业务(约1.39亿元收入)的大客户贡献对应业务收入的92.2%、92.7%,也就是说布局智慧汽车的前几年,商汤几乎只有一位客户;另一方面是客户合作深度,接下来的几年里,商汤与蔚来、奇瑞、极氪、一汽、以及丰田、雷克萨斯等车企达成合作,但截止目前2.56亿元的收入体量来看,与可比提供智驾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3)生成式AI:商汤的生成式AI业务包括a.自建算力中心,支持23,000PetaFlops的算力规模;b.日日新大模型,截止25年Q2更新到了6.0版本;c.以大模型为基座,推出行业垂类应用,包括为传统企业用户赋能提升生产力的工具和互联网等企业提高营销效率的交互工具。

2024年,这一业务收入为24.04亿元,同比增长103.1%,生成式AI已经是商汤的主要创收业务,贡献总收入的63.7%。

2、水面之下,业务转型对应公司财务状况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商汤的业务模式已经较市场最早所熟知的AI界元老印象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上的变化对应着商汤财务表现也有较大波动。

首先是毛利情况,从软件服务为主、到构建和维护算力中心持续投入的硬件成本、运营成本、折旧及摊销成本,令商汤的销售成本从2020年的10.14亿元翻倍至2024年的21.52亿元。

对应地,商汤毛利率从2020年的70.6%逐渐降低到2024年的42.9%。

其次是持续不断的技术迭代、落地场景变迁,令商汤期间费用不断创新高,这是商汤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近五年亏了464亿元。

2024年,商汤亏损43.07亿元,较上年有所收窄,具体为内部的人员优化控费所致。具体来看,以上控费主要产生在销售与行政团队中,2024年财报中,商汤介绍行政开支与销售费用的降低,主要系雇员福利开支减少所致,可以看到24年其行政开支(14.64亿元)与销售费用(6.55亿元)与2020年水平相差不大。

在商汤上市之初(截止21年6月底),其研发团队就有3593名成员。上市后的三年间,其团队不断收缩,至今已经净减少2357名员工,2024年底商汤共3756名员工,接近上市时研发团队的规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商汤应收账款情况正在持续恶化,可以看到,近五年来其应收账款账龄正在持续增长。财报中,商汤坦言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是受到公营机构客户的预算限制,或许,这就是商汤从2G到2B的主要原因。

最后,伴随商汤持续亏损状态的是连续不断的融资动作。天眼查显示,商汤在上市前12轮融资,总额在52亿美元(约合340亿人民币),上市融资55.52亿港元,而在2024年,商汤又进行了两次配股,共计筹资48亿港元。

二、黑芝麻智能:在平价智驾浅滩里沉浮

与商汤的客户横跨多个行业的泛化模式不同,黑芝麻智能的产品和定位显得更加聚焦——面向汽车一级供应商及OEM企业的,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解决方案国产供应商。

对应地,黑芝麻智能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汽车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智能影像解决方案两部分,其中,汽车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是黑芝麻智能的核心业务,2024 年(4.38亿元)对收入的贡献比为92.4%。

具体到产品层面:

自动驾驶及解决方案业务提供两类产品,一种是基于SoC的解决方案,包括:

a、专注于自动驾驶的华山系列,包括产品A1000(2020年6月推出,2022年量产,支持L2+及L3自动驾驶)、A1000L(2020年6月推出,22年量产,支持L2及L2+自动驾驶)、A1000Pro(2021年4月推出,2024年量产,支持L3及L4自动驾驶),以及24年刚推出的可支持NoA、Robotaxi自动驾驶需求和机器人领域的A2000系列(包括A2000Lite、A2000和A2000Pro)

b、专注于集成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及其他计算功能的跨界计算的武当系列,目前产品主要是2023年4月推出的C1200,预计将在2025年量产。

另一种是基于算法的解决方案,黑芝麻智能芯片产品主打性价比(下文展开),为弥补利润,其不以独立硬件方式提供SoC,会将其与其他硬件、软件、全面的技术及服务集成配套,例如MCU、基础软件、中间件、算法及工具包,以软硬件打包提供捆绑解决方案。

智能影像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是将自有IP嵌入传感器及ISP芯片,通过算法赋能设备以实现智能感知和内容增强,包括单摄像头散景效果、灯光人像美化、面部识别、高动态范围成像及3D深度效果。

1、以高性价比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开拓市场,后端捆绑定制服务,毛利率大幅改善

自动驾驶SoC开发在技术、资本、客户方面对企业提出诸多考验,所以自动驾驶芯片及解决方案市场较为集中,按照2023年收入计算口径,中国市场供应商五大分别为Mobileye(27.5%)、英伟达(23.7%)、德州仪器(4.8%)、地平线(3.6%)、黑芝麻智能。

其中,黑芝麻智能产品以高性价比作为开拓市场的利器,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Q1,黑芝麻智能SoC解决方案的平均售价分别为2万元~10万元、2000元~10万元以及1000元~1万元,与国际大厂产品定价相比更具有竞争力。

以华山A1000芯片为例,其单价约为300美元,远低于英伟达Orin单价(400-500美元)。近年来,黑芝麻快速开展了国内中低端车企市场。

2024年,黑芝麻智能实现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51.92%,其中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是近几年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比如,2022年A1000和A1000L量产,助力了对应业务和公司收入的首次增长,随后,2024年A1000Pro量产,再次拉动公司业绩增长。

进一步看,黑芝麻智能的市场开拓主要来自于智能汽车计算芯片产品。据国信证券研究院数据显示,其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客户数目从2021年的21名,增加至2023年的70名;而基于SoC就解决方案是开拓市场的核心抓手,2021年~2023年,这一业务的新客户数量分别为15名、52名及38名。

这些客户既包括曾投资过黑芝麻智能的博世、一汽、东风、小米,也包括长安、吉利等车企。

凭借前边介绍的软硬一体打包出售的商业模式,黑芝麻智能硬件成本占比较低的业务也同步加深了与客户的合作,如定制化辅助驾驶业务、以及软件及算法授权业务,因此,今年黑芝麻智能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

2024年,黑芝麻智能毛利1.9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3%,同期毛利率41.14%,较去年(24.68%)有明显改善。

2、行业特征决定研发投入高、回款周期长,黑芝麻智能仍在亏损

由于自动驾驶SoC行业的进入壁垒在于技术、研发周期及投入、客户等多方面,企业为开发自动驾驶SoC往往需要持续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以构建和维持自身的技术竞争力,体现在黑芝麻智能的财务表现上,就是其连年提高的研发费用。

财报显示,2021年-2024年,黑芝麻智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95亿元、7.64亿元、13.62亿元及14.35亿元,分别是同期收入的9.8倍、4.6倍、4.4倍及3倍,这是黑芝麻智能亏损的主要原因。

2024年,黑芝麻智能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3.04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25年黑芝麻智能的财务状况又迎来新的不确定,一方面其正在新发布的C1200系列芯片与A2000系列芯片开始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高,黑芝麻的平价芯片能否保持领先并扭亏,仍需持续跟踪和观察。

25年Q1,黑芝麻智能实现营收4.42亿元,同比下降3.74%;扣非净利润亏损138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49.13亿元。

三、萤石网络:AI赋能的智能家居摄像机企业

萤石品牌2013年诞生于海康威视旗下。萤石网络(原海康威视互联网业务中心)2015年脱胎开启公司化运营,2022年登陆创业板。2024年起,萤石网络业务生态体系从“1+4+N”升级为“2+5+N”,直接对标小米、华为等IOT生态部分。

具体表现为:业务核心从物联网云平台升级为AI+萤石物联云双核心,在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控制四类硬件产品基础上补充了智能穿戴。

萤石网络的业务看起来泛且广,再堆叠着AI、智能家居甚至机器人的概念,看起来略显复杂。

但进一步拆解其收入结构,就会发现,其核心产品一直都是智能家居摄像机,2024年萤石以1831万台出货量蝉联全球出货量最高的摄像头企业,产生的5.38亿元收入贡献公司总收入的54%。

在智能机器人之上,萤石网络的产品品类外延至智能门锁(入户)、智能清洁、陪护机器人、智能手表(穿戴)等,力争渗透到全屋智能产品;最后,通过AI技术升级产品功能、叠加物联网技术为已购买硬件产品的用户提供增值付费服务。

1、硬件产品为萤石基本盘,但增长有限

2024年,萤石网络实现营业收入54.42亿元,同比增长12.41%;公司同期归母扣非净利为4.83亿元,同比下降12.63%。

从业务结构上看,智能家居摄像机以贡献超半数收入成为萤石网络的主要业务,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这一业务处于有规模没增量的尴尬卡位中,2021年-2024年间,其收入规模始终停留在29亿元左右的体量上。

2024年,萤石摄像机在原有的视觉增强基础上附加了AI功能S10和TAMO两款摄像头。前者可以进行人脸检测和追踪,主打的是语音交互和视频通话功能;后者可以通过搭载AI算法,可以实现宠物智能识别,一键找宠、宠物跟随以及人宠远程互动等功能。

从京东平台即时数据看,萤石产品定价不算低,比如S10S视频摄像头的定价499元,小米同类型产品定价为279元。

由于多年以硬件产品为主,萤石在筹备上市之前与海康威视进行了产线切分,之后的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22年H1,自主生产占比为85%。截至2024年底,萤石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重庆和桐庐。

硬件产品之外,云平台服务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从2021年的5.38亿元增长到24年的10.52亿元,几乎翻倍。这一业务中,萤石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通过应用为已经购买硬件产品的用户提供录播、托管看护等增值服务,目前付费用户渗透率大概在10%左右,2024年个人与企业用户贡献收入占比接近1:1。

由于云平台服务业务的毛利(2024年,76%)更高,萤石近几年的毛利率呈现小幅上升的走势,从2021年的35.25%提高到24年的42.08%。

2、持续营销只为撬开海内外市场,侵蚀部分利润

分渠道来看,萤石近几年也在持续铺设线下、线上渠道销路,并通过合作经销商、开设网上店铺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

因此,萤石与其他AI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不同,萤石的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是萤石近几年增速最高、占比最高(2024年,15.77%)的开支项。

具体而言,业务宣传费是萤石近几年加速支出的部分,从2021年的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9亿元,目前是构成营销费用的主要科目。

最后,萤石2024年净利润5.04亿元,较上一年小幅收窄,公司净利率从去年的11.63%降低到9.26%.

四、群核科技:首个冲击IPO的“杭州六小龙”

2025年春节前后,随着DeepSeek发布,“杭州AI六小龙”这一概念开始活跃在人们视野。

除了DS,还包括制作《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学,专注机器人开发的宇树科技,聚焦四足机器人和全地形越野机器人开发的云深处科技,致力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解决方案的强脑科技,以GPU集群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底座的空间智能企业群核科技。

其中,2025年初,群核科技向港交所递表,或成为杭州六小龙中首个IPO的企业。

具体而言,群核科技的MANYCORE解決方案是以GPU集群为基础,以多模态AI模型、GPU渲染和参数化模型为技术引擎,为用户提供从设计、可视化、实施和协作的服务,主要应用于空间设计。

较市场上的AI企业而言,群核科技的重要护城河在于庞大而物理正确的数据集,通过这一数据库,再加以渲染引擎和空间编辑,群核科技构建出更接近真实世界物理特性和空间关系的虚拟模型,进而开发出一个平台SpatialVerse——

借用这一平台,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训练AI生成内容模型,增强智能机器人、AR/VR系统及具身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进而降低真实世界训练成本。

1、应用场景聚焦地产行业,解决设计端到生产端行业痛点

拆解业务模式,群核科技主要在于解决实地产行业的痛点问题,即链接设计与制造端,赋能设计师/企业设计作品可视化,旗下产品主要为:

· 酷家乐:一个面向中国市场的空间设计软件,其上游可连接CAD等专业设计软件,通过渲染即时呈现用户设计作品的3D效果,以及将作品抽象出设计数据,进而转换成详细的可用于生产的指令,提升用户在设计-可视化-实施以及协作全流程的效率。

· Coohom:面向(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用户的空间设计软件;

· 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令使用者用于训练具身智能等在虚拟环境中的认知能力的平台。

2023年群核科技收入规模达到6.6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48%;2024年前三个季度,群核科技实现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3.19%。

目前群核科技的初步的商业化,主要通过向用户收取软件订阅费创收。24年Q3,群核科技订阅模式创收5.44亿元,贡献公司收入的98.3%。

群核科技在客户的扩张上表现不错,22年、23年、24年Q3,其企业客户分别为3.31万名、4.11万名、4.55万名,平均每名客户订阅收入基本上稳定在1400万元水平线上;同期,群核科技个人客户分别为3.11万名、3.91万名、4.14万名,对应每名客户订阅收入为173万元、216万元、255万元,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

对应地,群核科技的毛利率情况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22年、23年、24年Q3,群核毛利率分别为72.71%、76.66%、80.47%。

2、已成为细分应用场景龙头,持续拓展制造业市场客户

群核科技的主要费用用在持续研发、市场营销上,两年一期财报显示,随着市场推广的加深和业务和探索新场景导致的业务部门优化(下文展开),群核科技期间费用率有所改善,但始终超100%。

因此,群核科技至今仍在亏损中,24年Q3经调整损益为-0.94亿元,对应净利率-17%。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2023年收入计,群核科技是最大的空间设计软件提供商,约占22.2%的市场份额。按照其6.64亿元收入规模计,这一市场容量不到30亿元,与市场所认知的AI企业们面对的星辰大海似乎仍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其拥有的与现实环境相似的仿真环境训练数据库与模型,或许可以在接下来的汽车、机器人、具身智能等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五、创新奇智:现实骨感的制造业AI解决方案供应商

创新奇智为创新奇智为李开复(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所创立的AI2.0企业。

受到AI.0时代企业们囿于研发重、商业化落地难困境,大多数头部玩家都没有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业内鲜有能够成功实现盈利的经验启发。创新奇智自成立之初就定了明确的变现路径,即聚焦用AI技术赋能制造业。

2023年4月,创新奇智推出首个AIGC产品——奇智孔明AInnoGC,面向制造业为主的垂直类场景,满足2B层面的商业化需求。24年,奇智孔明工业大模型更新至2.0版本(AInno-75B),并发布了多款大模型原生应用,包括生产式AI应用ChatX、针对场内物流、零部件装配等工业生产场景的CharRobot Pro等等。

然而,现实很骨感,创新奇智在实际的商业运营中并没有像理想中,更快地扩展市场、更快地实现盈利。

2024年,创新奇智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较上年同比收窄30.21%,这是其收入首次收窄。

从落地场景来看,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两个主要落地行业的同时恶化,造成了创新奇智收入的收窄。具体而言,制造业包括汽车装备、制造实训、工程和建筑、OLED面板和半导体制造细分场景,对应收入都迎来不同程度收缩,其中汽车装备是公司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对公司收入贡献比超过20%。

然而,由于业务构成的变动(汽车装备等毛利低的业务规模收缩),导致创新奇智毛利率情况有所改善,从23年33.58%小幅提高至24年的34.62%。

具体表现而言,创新奇智在支出(尤其是行政开支)方面倒是控费严格,其采用部分外包的模式,将期间费用率控制在了AI同行中的较低水平,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行政开支、研发开支分别为1.91亿元、2.64亿元、3.55亿元,期间费用率合计为66.3%。

进一步地,创新奇智在2024年亏损1.17亿元有所收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锦缎研究院,作者:李偏偏

  • Related Posts

    五星级酒店为何上街摆摊?2元包子背后,是高端餐饮的绝地求生

    酒店如何破局,还得另寻出路

    美国历史上第23次政府“停摆”仍在持续

    此次“停摆”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