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老师,开始无人可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 (ID:zhenshigushi1),编辑:罗方丹,作者:贺伟彧,题图来源:AI生成

新高考模式推行后,文科生因升学难、就业窄而锐减,历史教师面临课时不足、职称晋升受阻等困境。案例中,云南教师夏宇因物理班学生轻视历史而失落,江苏教师何曼黎被迫转岗行政。政策与就业导向加剧文理失衡,文科课堂活力下降,教师对未来职业稳定性产生隐忧。

• 📉政策冲击:新高考模式导致历史学科遇冷,物理班占比碾压历史班,文科老师课时量骤减。

• 👨🏫教师困境:历史老师面临闲置、转岗行政、收入下降及职称晋升受阻等现实问题。

• 📚学生选择:家长和学生因升学与就业压力“弃文从理”,文科沦为“差生备选”加剧学科歧视。

• 💼职称危机:文科老师因课时不足难以满足评职称条件,与理科教师收入差距扩大。

• 🌐案例对比:云南与江苏两地历史教师经历折射全国性文科衰退,教师被迫适应新角色。

• ⚠️未来隐忧:低生育率与文科边缘化双重压力下,教师担忧学科存续与职业稳定性。

文科衰退,高校裁撤文科专业,加之新高考模式的变化,使得文科生高考难度加大。考生们用脚投票,高中文科班锐减。

在供求关系变化下,大量高中文科老师闲置。他们课时不足、职称晋升受阻、收入下降、被调离教学岗位,面临诸多现实窘境。

无人可教

开学两个多月了,26岁的高一历史老师夏宇闲得发慌。周一,全天没课。备好本周要上的2个新课时内容,他没事儿可干了。

在云南昆明一所省重点分校的高中,夏宇带3个班,每个班一周2节课,一周总共只上6节课,准备2课时内容,远远达不到学校要求的一周10个课时的工作量。

最近,他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长不足半天。一天最多两节课,80分钟,更多时是一节或者没有,上完课就可以下班。备一节课,夏宇一般只需要花半天时间,把知识点讲清楚就行。

大部分时候,夏宇享受这种闲适。他去逛公园、逛大学、逛夜市。昆明的春天很美,公园里的郁金香开成花海,中间架着风车和小木屋,像童话乐园。可以从早逛到晚,不存在什么牵绊。即便是每天上的那一两节课,也没几个人认真听课,收不上几份课后作业,没有加时晚辅导,也没有考试。“要不是一周还有两次课,可能学生们都忘了还有一门历史课是需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

有时,空闲也给他带来恐慌。夏宇总有种“要失业了”的感觉。其实被辞退的可能性不太大,他有编制,只是担心课时这样一步步少下去,以后可能连教学都搞不了。

夏宇2024年6月刚从一所部属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当老师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本科和研究生,他都念的是师范学校,现在成为重点高中的文科老师,心愿达成。但现实不太如意。工作半年后,2025年2月,高一下分科完成,新学期被分配带“物理班”以来,夏宇在职业中感受到的成就感就变少了。

“物理班”是指在“3+1+2”高考模式的“1”中选择了物理的学生组成的班级。2022年开始,云南作为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开始实行“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必考,“1”是在物理和历史中任选1门,“2”则是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2门。这场改革从2014年开始,历经10年逐批试点,已经在国内29个省份全面推开。

2022年,刚得知新高考把物理和历史并列作为“1”的时候,夏宇还以为这是个利好消息,证明了历史在文科中的必要地位。后来他才知道,这是“明升暗降”。

2024年的分科宣讲会上,夏宇的领导摆出极具说服力的数据。2024年是云南文理分科“旧高考”的最后一年,这一年云南省理工类考生约19.5万人,文史类考生约16万人,相差不大。但由于文科生在填报志愿时能报的专业远远少于理科生,一本上线人数相距悬殊。理工类一本上线人数约4.8万人,文史类却只有约1.4万人。按概率算,文科生上一本的难度大约是理科生的3倍。

近年来,文科生能填报的志愿越来越少,导致上线难度越来越高。

这背后是全球性的文科衰退潮。美国文理科学院人文指标项目的联合主任罗伯特·汤森表示,过去十年,美国人文学科的入学人数总体下降了17%。《纽约客》2023年的文章《英文专业的终结》中提到,过去1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五分之四的成员国的人文学科入学人数在下降。

以哈佛大学为例,2022年只有7%的新生计划主修人文学科。2025年秋季学期,哈佛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其中大多是文科专业的课。

在国内,最引人注意的消息是2025年2月,复旦大学宣布文科招生将压缩近一半,同时向新工科进行转型,改革后,作为纯人文学科的文史哲专业,只占全部专业的18%。

这不是个例。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5)》显示,2023年全国本科专业点撤销数量高达1670个,其中设计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等专业类撤销数量位居前列。以夏宇所在的云南为例,2024年云南民族大学停招了秘书学、翻译、广播电视学3个文科专业,新申报3个工科专业。

直观的难易对比推动了大量学生“弃文从理”,在“3+1+2”的新政下,又属历史老师最受冷遇。另外两门文科政治和地理,由于不跟物理冲突,可以组合成“物化地”“物化政”“史政地”,在物理班和历史班都可入选,地位都比历史要高。

2025年是夏宇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面临史物分流,他得知,分科后,全年8个班,物理班占7个,历史只占1个。但另两门文科却都能有两三个班。“它们既搭上了历史的车,也搭上了物理的车。”夏宇有点忿忿。

高考政策变化与就业环境动荡,共同导致学生选科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文科老师的需求量。首当其冲的历史在选科中遇冷,直接导致了历史老师的供过于求。

无人可教,开始成为夏宇所在高中历史老师的普遍处境。2022年新政施行以来这三年,每年分科后都只有一个历史班。每到下学期,高一物理班的历史课被缩减,高二高三的物理班完全停课,夏宇所在高中所有历史老师的课时量都远不能达标。三个历史老师,包括夏宇在内的两个每人每周给3个物理班上2节课,共6个课时。另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带仅有的1个历史班和剩下的1个物理班,每周7个课时。

作为第五批试点省份,云南的历史冷遇刚刚开始。而作为第三批试点省份的江苏,早在四年前就开始同样的历程。

34岁的何曼黎是江苏扬州安宜镇一所公办高中的历史老师,这半个学期,她完全没课可上,真正地“无人可教”了。她被安排到了行政岗位,办公桌也从热闹的教学区搬去了冷清的行政区。

何曼黎所在的公办高中一个年级14个班。过去,一直都是4个历史班,2018年“3+1+2”后变成了2个,其余12个都是物理班。

学校已经好几年没招过高中历史老师。据何曼黎了解,安宜镇一共三所公办学校,历史老师基本都在饱和甚至过剩状态。

这所高中采取更实用主义的授课模式:高一下学期分科后,不参加高考的科目就停课,高二上为应付小高考再重新开课,1月份小高考结束后彻底结课。

因此,每到下学期,就有几位历史老师无课可上。学校一共11个历史老师,现在有4个闲置。他们被分散到学校的各个行政岗位,有的是教研室,有的是校办,有的是图书馆。

现阶段,夏宇的课时量虽然相比上学期少了一半,毕竟还没完全沦落到一节课都没有的地步。但在精神上,他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是“无人可教”了。物理班的学生渐渐把他当成空气,他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学生了。

物理班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头没几颗抬起来看讲台,有的在写别的作业,有的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有一次,夏宇讲到工业革命的内容,问了一个问题,“这个知识点大家初中就学过了,那么大家还记不记得,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

台下无人应答。教室里出现一阵尴尬的沉默。

夏宇停顿几秒,无声地长叹了一口气,稍稍调整呼吸,自问自答地接着上课。

在那几秒钟的停顿里,夏宇感觉自己的情绪剧烈波动。物理生对历史老师的无视、对历史学科的轻视,有时让他感到恼火,但又只能告诉自己,别太在意。

他说服自己,从学生的角度看,在历史上投入太多精力确实不划算,及格就行。

劣势

其实,领导也不愿意让手下的历史老师闲置。何曼黎的领导也是历史老师,他召开了两次分科宣讲会,会上大力倡导学生们选历史。

“全省的优生主要选物理,高分段的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容易冲击985、211名校。”

“很多后进生选了物理后总是学不会,最后还是被迫转文。”

“虽然理科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多,但法学、哲学、汉语言文学等热门专业对文科生还是很友好的。”

这种做法当然出于一些私心。如果年级只有两个历史班,那领导本人和副校长必然是一人带一个,还会担任班主任。为了给年轻的何曼黎更多锻炼机会,他想尽量多凑出一个历史班来给何曼黎教。

学校的大力宣讲仍未改变文科遭受的冷遇。领导原计划能凑够120个历史生就开3个班,结果宣讲会后,人数还是只有100出头,只能分2个班。

何曼黎说,这跟家长的态度有关。有些学生出于畏难心理,不想选物理。有些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但抵不过坚决反对的家长。何曼黎发现,近年来许多家长对文科强烈抵触,他们自己看过一些新闻,也查了一些资料,认定文科在填报志愿和找工作上都处于绝对劣势。

在何曼黎的观察中,有孩子自己选了历史,最后也在家长的强硬要求下改成物理。学生向老师转达了家长的原话:“同样在大厂上班,学文科的毕业生年薪只有四五十万,而理科毕业生能拿到年薪百万。”家长觉得,这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

面对学生和家长对文科的回避,夏宇觉得无奈,但也很能理解。作为学历史的文科生,他自己明了这个身份的处境,“更不可能把学生们拉进来。”

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夏宇一路从本科读到研究生。临到毕业找工作,才发现文科专业所具有的大劣势。他想过当公务员。研究生三年,他每年都在看国考岗位,发现历史专业在云南能报的岗位几乎没有。毕业前,他考过选调,考过大文科都能报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它事业单位,都没考上,而且工资太低,三四千块。

只有这个教师编,考得挺顺利,收入也还算可观,月均能有八九千,工作内容他也喜欢。但他知道这也多亏了硕士学历的硬件加持。近几年入职的新老师,一水的都是硕士学历。要是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他可能进不了现在这个省重点分校,只能去乡镇。他觉得,现在的工作是作为文科生的他最好的选择。

夏宇觉得,“3+1+2”是国家为了培养理工科人才推出的政策。政策之下,各个机构搜集数据,能科学地推算出选择的利弊,必然推动学生们往理科流动。

这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凤的观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王新凤表示,2021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的出台,正是为了把学生兴趣、高校专业、国家需求三者统一。

《指引》明确多数理工农医类专业需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才能具备报考资格。出于报考专业范围更广、就业前景更好等实用考量,学生会做出物化双选的决定。

何曼黎也认为,选历史确实在高考录取时有些吃亏。拿二本线来说,2021年江苏首次实行“3+1+2”高考时,文科二本线比理科二本线高出59分。由于两科“再选科目”是赋分制(根据原始分排序,按比例划分等级,并赋予相应分数),分数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物理和历史的分别上。

算下来,选物理,考三十几分就有二本可以上。但历史学科,想拿高分并不容易。这是文科的特质,很难做到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在何曼黎的记忆中,多年来整个扬州地区一模最高分往往就是在85分左右,很少能有学生能答出90分以上的考卷。

以前,成绩较差的学生倾向于选文科。物理像天书,怎么都读不懂,文科的基础门槛较低,知识点记下来,及格问题不大。但现在,“成绩最差的学生也会去学理科”,何曼黎说,“物理考三十几总比考历史考八十几简单。”

“要不是物理不好,谁会去学历史?”在班上,夏宇偶然听到同学们聊天时的说法。这令他感到痛心。

“成绩差的学生选文科”,多年来已成为一种成见。夏宇所在的高中弥漫着对文科的歧视。

他很喜欢的几个历史好苗子都选了物理。他们对历史很感兴趣,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成绩也好,课下喜欢读历史书,《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全球通史》《东晋门阀政治》等都是他们的阅读书目。夏宇对他们的选择很意外,问他们为什么不选历史。学生给出了同样的反应:“历史不是物理很差的人才去学的吗?“把夏宇噎得说不出话。

理科高于文科的鄙视链,也给选历史的同学带来羞耻。夏宇发现,选历史对学生们来说,好像是干了一件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们不敢声张,总是要等到签字的最后一刻,没办法了,才让大家知道。而选择物理,则伴随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尖子生全到了物理班,年级前五十里,选历史的人寥寥无几。

分科后看到一些学生的状态,夏宇也会替他们难受。许多学生一开始就对理科没有兴趣,但为了更好的升学机会,他们放弃自己喜欢的文科,在枯燥和艰难中学习。

有时,夏宇会怀念上学期的日子。高一分科前,孩子们刚入学,对每个学科都充满新鲜的好奇,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那时候,他每次一进教室,都能感觉到学生们的期待和雀跃。学生们灵动发亮的眼睛,兴致盎然的神情,整个教室上空活跃跳动着的气息,这一切令夏宇感到满足。

历史学科的魅力、学生们的热情和年轻教师对教学的激情在此刻交融,极大地满足了夏宇多年来对教师职业的期待。

那时他的文科课堂,深受学生喜爱,轻松又有趣。他年轻,跟学生们关系好,学生们喜欢他,喜欢上他的课,喊他“男神”。

夏宇尤其记得有一次,他跟理科老师换了一堂课,没有提前通知学生。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先是一愣,然后立马欢呼起来。学生们还会跟他说,今天有好几节数学课,要不你去把它要过来上历史课吧?

图丨高一上,夏宇收上来的历史作业

分科后,一切都变了。上学期,有班主任来问夏宇,“班上氛围如何?”有任课老师跟班主任反映,这个班气氛太沉闷,带不动,学生不爱说话。夏宇说:“我感觉挺活跃的呀,我一问问题,下面异口同声地就回答起来了。”现在,夏宇也懂得那位老师的感受了。

当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指向高考分数,学生们也都被打造为谋取高分的机器。这种功利性的异化给了歧视滋生的土壤。

作为文科老师,当教学必须更多地为分数服务,他的日子也变得难熬。分科之后,物理班的历史课时被压缩,原本每周4节课只剩2节。以前,在充裕的时间中,夏宇会把课程填得很丰富,加入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但现在,为了赶进度,这些东西只能割舍。

那几个选了物理的历史爱好者,在课后还是会继续看历史书籍,会在课下缠着夏宇聊天,跟他谈论一战二战的起源、德意志帝国的兴衰,还有游戏里的历史。这是这个年纪的男生感兴趣的话题。

好几次,在压缩版的历史课下课后,这几个同学来问夏宇,“老师这节课怎么不讲这个?”夏宇只能无奈地说,“没时间呀。”

还有课上的文科老师,上课的方式变得越发无聊。学生们在主科压力下,也匀不出精力分给副科。双方同步后撤,为分数让步。

夏宇感觉,文科课堂就在这样的后撤中变得越发压抑,失去活力。

失调

夏宇仍对下学期的到来怀抱期待。到那时,就有新一批高一学生入学,他又能面对着朝气蓬勃、充满好奇心的新生开启理想的历史教学。

在实用主义的考量之外,夏宇觉得历史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学科。历史由故事构成,而故事有天然的吸引力。但历史的魅力,需要通过故事的细节呈现。现在由于课时压缩,他很少再详细讲述故事。

这位年轻的老师很喜欢跟学生们交流。他反感念PPT式的教学,也瞧不上朗诵式的表演。他很用心地准备教案,有他的情怀。

有时,他先给学生们放一个小视频。视频把秦始皇称作“迷人的老祖宗”,讲秦朝如何提倡男女平等,秦始皇如何守卫中华民族。这类小视频往往制作吸睛,配上有节奏的讲解、激昂的BGM,很能煽动人的情绪,但其中有不少编造内容。

他问学生们看过没,很多同学都说看过,并表示对其深信不疑。他再摆出历史实证,把这些违背史实的内容一条条驳倒。这是他“带领学生们抽丝剥茧地接近历史真相”的方式。

何曼黎跟夏宇的想法不太一样。虽然当初填报大学志愿时,她就是受一个像夏宇这样的历史老师的吸引,选择的历史学科。但当了老师后,她的想法完全变了。

当年她觉得有意思的那些内容,现在看来,是“吹牛,混时间”。

“一个人物扯半天,其实跟考试根本无关。”她觉得自己当年对历史课堂的喜爱很幼稚,“作为高中生当然觉得很爽很有趣”,但要是自己也用这种模式给学生们上课,那“个个都考不好了”。

现在的课堂,何曼黎自己也觉得有点枯燥,但“讲题目能讲出什么花来?”首先是课时不够,其次,高一上分科前也有月考、期中考,也要评比,“领导也要看成绩的。”

对何曼黎来说,幸福的时刻是这样的:考前让学生重点掌握的题目,真的被押中了;认真备课和教学,学生小高考全部通过;收到学生的小纸条,“老师,感谢你这段时间的辛苦”。这些时刻都让何曼黎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是有价值的。

以前,无论当任课老师还是班主任,何曼黎只把它当成一种工作,希望学生们服从管理,“让我工作顺心就行。”一年前她当了母亲,回来后对学生们的感情突然变了,看待学生们的心不自觉变得柔软起来,“真的很希望这个小孩能成才,希望他好。”

以前,遇上有学生在课上写别科作业,她很生气,会揶揄,“数学学霸,能不能别写了?”现在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学会反思自己,学生们不爱听讲,可能是自己讲得没意思。而且,他们不考历史,把更多时间放在考试科目上,也能理解。

何曼黎觉得自己不是很有事业心的人。因此,转岗行政并没对她造成太大困扰。工资没有降,还更轻松了些。她当初考师范,考编制,都是出于稳定、轻松的考虑。她会把工作按时完成,但不求完成得太好。有时,领导让她也写点东西,搞点课题。她没上进心,直接说“忙”“不想搞”。领导有点无语,但也不会太过苛求。

但不是每个老师都是这样。何曼黎有个文科老师同事,就因为没课可上倍感痛苦。

她喜欢上课。即便是带物理班的小高考时,她都会去找别的老师要课,常常把体育课给占用了。她责任心强,喜欢跟学生们交流。课间,她会留在教室,检查学生的背诵,给学生单独答疑。这半年,她被分配去管理图书馆,清闲得过头,“学生主课都学不完,哪有时间去图书馆。”

这位老师以前可以带两个文科班,现在一个班都没有了。她很失落,常常表达悲观:“以后怎么办呀!没人学历史了,文科要消亡了。”

她去求过领导,能不能给她带一个文科班。她是84年生人,已经41岁,但在历史老师里,并不算资历深的。她的职称还只是二级,也不是什么领导,历史班太少,实在轮不到她。

职称对年轻的文科老师来说,是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薪资。因为课时变少,文科老师会在评职称上处于劣势,待遇下滑。

现行高中教师职称体系将职业发展划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副高级和正高级,晋升需要满足各项评审要求。

执教六年的何曼黎已经升了中一。但26岁的夏宇还什么职称都没有。他刚入职半年。虽然还没到评职称的时候,但他首先课时就不够。要求的10个课时,他现在只有8个。评职称还要求有班主任经历。但按目前状况来看,连任课都轮不上他,更别说当班主任。每年只有一个文科班,当然是优先让领导和资历老的教师来担任。

何曼黎说,职称对老师的收入影响不小。职称等级下还有更细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分层,从13级到1级。差一级,月工资可能差个五百块。

据夏宇的了解,同期入职的数学老师,半年时间,就比自己多拿了两三万。晚辅导、超课时补课、竞赛加课,这些有额外收入的时候都轮不上历史。

“以后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夏宇已经有了预感。

工作大半年,还掉助学贷款,夏宇手上不剩什么钱了。好在花销并不太大,学校提供教师宿舍,省下一大笔房租,昆明消费也不算高。

职称升不上怎么办?被安排去搞行政怎么办?最近,夏宇的心里总有隐忧。但总体来说,他对生活仍然满意。这所学校风气自由,领导和善,老师上完课后不需要坐班。学生们隔三差五,就能有个艺术节、运动会,不会陷在学业里无法喘息。他也有一些小惊喜,比如公积金涨了,刚入职时1600,现在涨到了2200。

网络上不时传出各地中学文科老师离职后重新谋业的消息。最近,夏宇也开始关注别的工作机会,高校辅导员、文博单位、事业单位、公务员……他感觉做历史教师还是不太稳定。现在是受学生选科影响,十年后低生育率一代进入高中,那时不止文科,全国的教师是否都会过剩?

相比之下,冷清下来的何曼黎仍然对生活满意。教研行政工作琐碎,但轻松。遇上什么骨干教师评选、论文课题申报,写写方案,做做PPT,递递材料。一个月也就几个活儿。早上九点上班,十一点半就能下班。下午两点再来,四点半就能走。一天满打满算坐班5个小时。坐班的时候也挺清闲,没事儿的时候就是喝喝茶。

在何曼黎所在的安宜镇,片区的历史老师们常常聚在一起聊天,有时会自嘲,“以后都没班上了。”高中历史学科的冷遇会延续多久,谁也不知道。

何曼黎还是比较乐观,她觉得这种文理严重失调的现状是畸形的,以后肯定要调整,“国家是需要一些科技人才,但总还是需要一些文人的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信息有模糊

参考内容:

财新:当高三文科只剩一个班

南风窗:全球文科倒闭潮,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新高考改革:重回“文理分科”?

澎湃新闻:多省份要求提高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西南林大将“经管文法教”压至三成

  • Related Posts

    2025IP三大趋势:怀旧、AI、线下

    IP业界新机会与挑战并存,热闹永不停歇

    流感季或将提前,疫苗市场如何变化?

    三价疫苗“以量换价”,四价疫苗价格趋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bokep anak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 xnxx p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