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B姬,作者:mikasa,原文标题:《20年前,华语顶流因为太喜欢游戏,在演唱会上玩起了羞耻Cosplay?》,题图来自:AI生成
古巨基2003年推出游戏主题专辑《游戏·基》,将电子游戏元素融入情歌,成为华语乐坛首个ACG概念专辑。2005年演唱会中,他Cosplay《鬼泣》但丁,伴舞模仿高达角色,舞台设计超前。专辑因豪华制作阵容及高质量情歌大获成功,助其重回乐坛巅峰。近年因短视频翻红,其早年游戏迷身份及跨界创意再受关注。
• 🎮《游戏·基》专辑:首张华语ACG主题专辑,融合游戏元素与情歌,林夕、陶喆参与制作。
• 🎤超前演唱会:2005年红馆演唱会上Cos但丁,伴舞扮高达角色,舞台设计突破传统。
• 🕹️硬核游戏迷:古巨基自幼痴迷游戏,曾自曝“女友不如游戏”,专辑灵感源于个人爱好。
• 🌟豪华制作阵容:雷颂德监制,林夕填词,侧田编曲,实体专辑设计成游戏盒样式。
• 🤝跨界合作:担任亚洲游戏展大使,演唱PS2游戏主题曲,推动香港娱乐圈与游戏业联动。
• 🚀翻红契机:2015年《我是歌手》和2022年抖音神曲《必杀技》使其游戏主题作品再受关注。
今天的话题源于这周在bilibili吧(一个老牌ACG贴吧,和B站关系不大)刷到的一个帖子,内容是楼主吐槽一个老演唱会片段,从歌曲名字到舞台呈现都让人“两眼一黑”。

帖子本身的留言并不多,但相关截图在QQ群等社交媒体上传播得还挺广的。
于是我去查了下,视频的源头是古巨基2005年在红馆举办的劲歌金曲演唱会,2025年4月底,UP主@香港乐坛Live王 将高清修复的片段《古巨基〈任天堂流泪〉但丁COS》上传到了B站——这也解释了,为啥明明是二十年前开的演唱会了,却在最近被翻了出来。

说回这场表演,许多年轻网友看了之后纷纷表示槽点过多,令人难绷。
比如,为什么会有一首歌叫《任天堂流泪》?没错,歌名里的任天堂还真是那个游戏公司任天堂,第一句歌词里就出现了“玛利奥”(马力欧)。
还比如,唱的是“任天堂”流泪,但歌手古巨基COS的却是《鬼泣》的角色但丁,后面出场的伴舞小哥COS的是《机动战士高达》里的夏亚和阿姆罗。
弹幕评论都是“索学长这招太狠了”“怪不得任天堂流泪了”。


不过,更多人还是对整整二十年前,时髦的单主机大IP像办漫展一样出现在华人明星演唱会上的场景感到惊讶,“疑似有点超前了”。
虽然COS的精度、适配度,以现在的眼光看显得有些粗糙,甚至羞耻,但能感受到舞台效果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态度相当认真。
其实要回答这些疑问并不难,本质上还是年代隔得太久,热点事件硬是被熬成了冷知识。
《任天堂流泪》当然是一首真实存在的歌曲,它出自古巨基2003年发行的专辑《游戏·基》——从这个谐音双关梗就能猜出专辑的主题——其中大部分歌曲都和电子游戏相关。

像歌名就很直白的《心跳回忆》《美少女梦工场之真三国无双》《赤川次郎夜想曲》(根据推理小说家赤川次郎作品改编的游戏,1998年在PS平台上推出)等等,主打歌《必杀技》也是游戏里常用的术语。
但怎么会出现《游戏·基》这么一张概念独特的专辑,背后确实有一段值得说道的故事。
2000年,彼时快出道十年的古巨基,在歌坛的发展受阻,转而选择到中国内地拍戏。这一决策拨动了命运的齿轮,三年里,由他主演的《情深深雨濛濛》《还珠格格3》相继播出。
凭借这两部大爆剧和一首《好想好想》,古巨基红遍两岸三地,在当时的名声或许达不到家喻户晓,但说是华语顶流明星肯定是不过分的。
于是到2003年,他准备杀回香港乐坛,而帮助他高调“复出”的作品便是新专辑《游戏·基》。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电子游戏当专辑的主题,这大概得益于古巨基的个人趣味,因为他本人就是个游戏、漫画迷,完全是“自来水”。他从七八岁就开始接触电子游戏,跟家里的弟弟一起玩,曾痴迷于《实况足球》,自认水平不错,打到过世界排名第八。
虽然想法听着像玩票,但《游戏·基》的制作却丝毫不含糊,参与阵容堪称豪华,由雷颂德担任制作人,林夕包办了大部分原创歌曲的填词,就连实体专辑也设计成了游戏盒包装的样式。如果追溯源头,这可能是华语乐坛历史上首张以ACG为主题的专辑。

我也收过一张
不止于此,具体到其中歌曲的制作,《悟空》《不要你说你不知道》(同一首歌的国粤语版本)还请来了陶喆作曲,融入了其标志性的R&B风格;《决战十一》的作曲编曲是当时还没出道的侧田,他也负责了专辑大部分的和声工作;《在这离别时候》是《还珠格格3》的片尾曲,琼瑶亲自作词……
唯一有些遗憾(但也让歌曲传播没那么小众)的是,因为主要的作词人根本不玩游戏,所以《游戏·基》整体上还是借游戏的元素、意向,讲述现实里的爱情纠葛。
比如《任天堂流泪》讲述的情绪是:
你要分手 我要激斗
献给你最美满的以后
可惜我 资质不够
还未拚命已失手
《心跳回忆》里唱的是:
无论事隔多年我也心跳
最后和你虽如我那所料
先挑引我的人爱得比我少
然后见面更少
《必杀技》则是:
求你别说错过我其实亦爱我
何以技痒放过我
你已仿佛有神助
一关心我已经
等于再杀死我
不知道当年的歌迷有没有被电子游戏的噱头吸引,但单论情歌的质量,《游戏·基》也足以拿到好成绩。
根据2003年的媒体报道,《游戏·基》一上架就迅速售空,有的店为限流只允许一人购买一张,售价也从90元涨到了150元。外界普遍认为,《游戏·基》是古巨基演唱生涯的转折点,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概念专辑”的意义。
有趣的是,古巨基在后面几年推出的专辑《大雄》《最终幻想》同样延续了ACG概念,甚至编排更加纯粹,放到现在的话可以称为“二次元大碟”了;

《大雄》中的名曲《爱与诚》
2005年,古巨基在红馆连开7场劲歌金曲演唱会,场场售罄,也造就了开头视频里的Cosplay名场面。

这系列演唱会的DVD版本,封面用的就是古巨基COS但丁的形象
而演唱会上大量的高达元素,灵感很可能出自万代和卡普空联合开发的《机动战士高达:联邦vs.吉翁DX》——这是一款2001年推出的街机游戏,支持4人对战,后来又移植到了PS2和DC主机上,开启了颇受欢迎的《高达VS》系列。
舞台之外,古巨基和游戏的缘分还在继续。2005年,他担任“亚洲游戏展大使”,以PS2游戏《银河游侠》(LEVEL-5开发)中的角色形象,演唱主题曲《明星》,至今还能在PlayStation香港的官方频道里找到这支“补档”MV。

说句题外话。2002年开始举办的亚洲游戏展,是香港地区的游戏展会,算是亚洲第二个区域性游戏展(另一个就是台北电玩展),但因为前身本质上是PS2的官方活动,索尼阵营的气息要更浓一些。在古巨基之前,亚洲游戏展请到的宣传大使是郑秀文、陈慧琳,后面还请过郭富城、杨千嬅,可见当时香港娱乐圈与游戏业还是有相当多的合作机会的。
人气当红的古巨基,本身又有游戏玩家的人设,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代言人之选。
并不夸张地讲,如果只看港乐的领域,在世纪初,古巨基的影响力、地位、作品质量是完全不输陈奕迅的,但前者的巅峰期只有短短4、5年,后续金曲(主要是2005年的《U87》之后)在大陆的推广、传唱度也远不及后者。这里不是拉踩,我想说的是,古巨基在很长的时间里算是一位被低估的华语歌手。
回头看,很多人不知道古巨基与游戏的紧密联系,觉得《游戏·基》超前,也是正常现象。一方面有港台文化影响力式微,他的人气没有在头部维持很久,大众对古巨基的印象还是演员为主等因素;另一方面,古巨基大搞游戏主题企划的年代,正好是大陆单主机游戏处境尴尬的时期,真正接触过这些游戏的核心玩家并不多,更不要说ACG、二次元这些概念了。


即便当时有核心玩家、歌迷讨论,在那个互联网不够发达的时代,最多也就是圈地自萌了。而在2018年之后,古巨基个人的油管频道也不怎么更新玩游戏相关的视频了,年轻人也很难注意到他的“游戏迷”的一面。

事实上,古巨基作为歌手“翻红”,倒是因为再次回归大陆市场,他在2015年登上了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人气明显提升;2022年,工地小哥“蒋明周”翻唱的《必杀技》意外火遍短视频,这首歌也成了抖音神曲,古巨基这才在微博上重提了制作《游戏·基》的往事。

讲到这里,不免让人有些感慨,如果古巨基是个近几年出道的流量明星,按照现在单主机游戏、二次元在国内的热度,他应该能得到不少破圈的热度,拿些推广代言、上上热搜都不成问题。
就比如下面这段,他在2005年接受杂志采访时,被问及“是不是因为你放太多精力在游戏上了,所以找不到女朋友?”
他的回答是:“哎,有可能。工作那么忙,然后剩下来的时间基本都交给游戏机了。就目前来讲,我觉得女朋友都比不过游戏机重要,我可以不谈恋爱,但是不能少了游戏机。”
当然,有些话听听就好了。2005年,古巨基与助手Lorraine的恋情被媒体报道,两人于2014年结婚。次年,古巨基在《我们》演唱会上,唱了改编歌词的《必杀技》,其中就提到了老婆“妨碍”他玩游戏的温馨日常——直接拔线太狠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B姬,作者:mik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