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在4月画了一个深V,百年未见的关税战“毫发无伤”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叶桢,原文标题:《“暴风眼”效应?全球股市在4月画了一个深V,百年未见的关税战“毫发无伤”!》,题图来自:AI生成

全球股市4月经历深V反弹,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震荡后市场回升,主因政府政策软化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市场分化明显:硬数据与软数据矛盾、机构与散户态度对立,黄金比特币上涨而原油疲软。分析师对反弹持续性存分歧,部分认为短暂平静,历史数据暗示潜在风险。

• 💥关税政策调整:特朗普政府推出关税豁免措施,缓解市场担忧并推动股市反弹。

• 📉📈软硬数据矛盾:经济硬数据稳健与消费者情绪崩溃形成反差,增加投资决策难度。

• 🤝机构散户对立:机构保持谨慎低杠杆,散户却大举抄底科技股,显示市场情绪分化。

• 💰资产表现分化:美元下跌超4%,黄金比特币大涨,原油创两年新低,反映避险情绪升温。

• ⚠️分析师分歧:部分认为反弹源于政策托底,另一派警告仅为“风暴眼”效应,后续风险犹存。

• 📅历史数据警示:当前市场与1973年“尼克松冲击”相似,滞胀风险或成抄底者隐忧。

尽管经历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剧烈市场动荡,全球股市在4月依然微微收涨,演绎了一场惊人的“深V”反弹。

市场回升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几项措施来软化其贸易政策,这让市场相信,如果经济数据恶化且市场再次暴跌,特朗普将采取进一步措施缓解关税。

也有观点认为,衰退预期激发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再次唤起了“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的市场逻辑。但也有分析师并不乐观,认为市场的反弹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只是因为在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市场缺乏可供参考的经济数据来指引方向。

一、全球市场月度“深V”:几乎毫发无伤

周三,尽管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萎缩,美股指数仍然上演了强势反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3%,标普500指数微涨0.1%,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小幅下跌0.1%。

值得注意的是,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已经连续七个交易日上涨,标普500指数在这七天的涨幅为2020年11月以来最大。

从整个4月来看,全球股市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深V”行情。

4月,标普500指数仅下跌0.8%,道指下跌3.2%,而纳斯达克指数甚至收涨0.9%。尽管月度表现看似平静,但过程堪称过山车:纳斯达克在月初的第一周经历了16%的最大回撤,随后在最近几周反弹了约18%。

金融博客ZeroHedge调侃道,如果你整个4月都休假,你永远不会知道特朗普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关税战,因为全球股指在经历了14%的大跌后,最终在月底几乎全部收复失地。

美债也经历了一场巨幅震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月内出现了50个基点的宽幅波动,周三收于4.173%,相比一个月前的4.245%略有下降,几乎和3月底差不多。

苹果公司的表现也是市场波动的缩影。受制于对海外制造业的依赖,苹果股价一度大幅下挫,但在政府宣布对手机、电脑和其他科技设备的豁免后,股价又大幅反弹。 苹果周三上涨0.6%,全月下跌4.3%。

4月股债剧烈波动的同时,其他资产类别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表现。

美元在4月下跌超过4%,创下自2022年11月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也是自2010年9月以来的第二大月度跌幅。

与此同时,黄金上涨了近6%,这是连续第四个月上涨。比特币也表现强劲,月度上涨14%,创下自11月大选驱动的涨势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

原油市场却表现疲软。WTI原油出现自2021年11月以来最差的月度表现,收于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分化的市场:软硬数据矛盾、机构散户对立

市场表现背后存在两个明显的分化现象。

首先是美国经济数据的“软硬分化”。ZeroHedge指出,从宏观角度看,虽然4月的经济数据总体上让市场感到失望,但真正的故事是强劲的“硬数据”与崩溃的“软数据”之间的巨大分歧。

这使投资者在评估关税将如何影响经济时陷入困境,他们需要权衡悲观的消费者情绪数据与稳健但滞后的家庭支出和企业投资报告。

其次是市场参与者态度的分化——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市场立场。

尽管标普500指数自4月7日盘中低点以来已上涨了14%,市盈率回升至20倍以上,美国基本面多空基金的净杠杆率虽然已从绝对低点大幅回升,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显示机构投资者保持谨慎。

与此同时,美股散户投资者却依旧凶猛增持,尤其是在纳斯达克市场,反映出散户投资者的乐观情绪。

三、深V反弹背后的市场逻辑

市场的回升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几项措施来软化其贸易政策,包括对关税的90天暂停以及对科技产品豁免。

这使得投资者感受到特朗普政府对市场动荡的敏感度,这让许多人相信,如果经济数据恶化且市场再次暴跌,特朗普将采取进一步措施缓解关税。

高盛分析师Chris Hussey总结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并指出,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 2025 年的投资,并进一步拖累美国的经济活动:

“第二届特朗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大幅增加关税、通过DOGE重组联邦政府以及严格限制移民。这三项举措都可能对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其中两项(关税和移民控制)也可能推高通胀。这种组合——增长放缓和通胀上升——对股票来说不是一个好组合,对债券来说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组合。”

不断公布的疲弱经济数据也激发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再次唤起了“坏消息就是好消息”的市场逻辑。

ZeroHedge指出:“债券、石油和铜价都在大喊‘衰退’,美国通胀数据快速下降……而股票却在飙升,因为降息预期上升……换句话说,我们又回到了‘坏消息就是(对股市的)好消息’。”

但也有分析师并不乐观,认为市场的反弹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只是因为在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市场缺乏可供参考的经济数据来指引方向。

Neuberger Berman多资产联席首席投资官Jeff Blazek表示,最近几周的股市上涨“实际上只是风暴眼现象”。“我们只是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没有太多数据可供参考。”

四、美股抄底者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对于抄底美股的投资者,4月市场的V型反弹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自1970年以来,标普指数10个最大月内回撤的案例中,这10次大跌当月都转为了上涨,且其中9次在接下来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都是上涨的;

但坏消息也不容忽视:唯一的例外发生在1973年12月,当时正值“尼克松冲击”后美国出现滞胀。

而当下,许多分析师正将特朗普的关税冲击类比当年的“尼克松冲击”。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叶桢

  • Related Posts

    市集摆摊,先赔为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作者:刘小土,头图来自:视觉中…

    政府如何应对当下环境?资本市场会因此变得更好吗?

    4月下旬高层开了一场政治局会议,如果只是看这次会议的调整的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