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录取率:读护理,比上藤校还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留学全知道,作者:Trista,原文标题:《1%的录取率!护理专业比CS更卷…..》,题图来自:《难免疼痛》

美国加州护理专业录取率低至1%,竞争远超藤校及热门CS专业,主因是培养成本高、临床资源紧张及师资限制。护理行业因老龄化加剧需求激增,注册护士薪资高达12.9万美元,兼具职业前景与移民优势,但国际生面临高学业压力、临床实习挑战及工签难度。

• 🎓录取率碾压藤校:加州护理专业录取率低至1%,UCLA护理专业仅录取48人,竞争比CS和工程更激烈

• 💰培养成本高昂:护理生教育投入是工程专业2倍,临床模拟设备、师资配比限制导致招生名额稀缺

• 💼“钱景”与前景双赢:注册护士中位年薪12.9万美元超CS,2030年美国需新增20万岗位,多国开放移民通道

• 🌍国际生求学困境:护理课程难度极高,需通过NCLEX-RN考试,临床实习淘汰率严苛,工签获取难度大

• 🤖AI无法取代护士:动手操作与人文关怀成护城河,换药、沟通等技能短期内难被AI复制

• 🛂政策加速行业缺口:加拿大EE移民计划优先护理人员,美国多州面临数万护士短缺,催生职业红利期

前几天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参加《The Tonight Show》节目时抛出惊人预言:十年后,人类可能每周只工作2天,休息5天,未来AI必将接管大部分工作,尤其是医生和教师等职业优先会被取代。

凭借畅销书《人类简史》火遍全球的尤瓦尔·赫拉利也和比尔·盖茨有相同的看法,他也表示AI将会改变就业市场。

他在一次采访中称,常人的认知里,医生比护士更为重要,但未来AI可能最容易取代医生,而不是护士。

为什么护士这么重要?

因为这个职业不仅需要分析数据,还得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社交技能,给病患打针、换绷带,这种高难度的操作,AI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精准。

大佬一句无心之言照进了现实。

如今在美国各大录取专业中,护理已经成了最大卷王。美国加州就正上演着这一现实:如今读护理,比上藤校还难!

录取率1%!加州护理专业已经卷上天了

加州大学是美国最大的公立系统,无论哪所分校,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商业往往是竞争最激烈、录取率最低的专业。

以UC系的两位老大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为例,UCLA去年总体录取率9%,是所有UC系中最低的,其中CS专业录取率降至3%。

UCB的整体录取率为11%,CS低至1.9%,工程和商科紧随其后,分别是7.6%和4%。

但即便是这些牛娃扎堆的专业,也算不上是最难的。在加州大学和加州州立大学,护理专业已经取代CS成为新内卷赛道,护理录取率只有1%,比大热的CS还要低。

UCLA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的本科护理专业每年有近6000名申请者,但每年录取人数不足100人,99%的学生成了炮灰。

去年UCLA从5906名申请护理专业的学生中只录取了48人;UCI则是从5870人中选中了70人,UCI护理学院的院长Mark Lazenby表示,UCI护理学院的录取标准比耶鲁大学的还要严格。

在名不见经传的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中,护理专业更是火得一塌糊涂,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一共有23所分校,其中提供护理专业的20所分校中,17所学校的护理专业都难于上青天,仅3所没有出现人满为患的状况。

旧金山州立大学护理学院下个秋季学期只给出了28个名额,而申请人有328人,相当于护理的录取率只有8.5%,而这所学校的整体录取率为84%。

申请各个学校的护理专业时,就算申请者GPA4.0也难逃被拒的命运,一些社区学院的护理项目都已经开始了血战模式。

AI生成

《旧金山纪事报》采访过一名学生Magdalena Guerrero,她从高中起就一心想学护理,在校成绩全A,也完成了护理系先修课程要求,包括人体解剖学II和微生物学。

在申请期间,她每天要在图书馆泡13个小时,但最后依然被加州州立东湾分校护理专业拒绝了。

加州州立东湾分校护理系主任Monika Eckfield说:“护理系的入口就是这么窄,如果我们为她破例,那我们就得为其他数百人破例。”

加州州立东湾分校去年仅录取了大约500名护理申请者中的48人,录取率不足10%。

护理专业的学术要求都很高,与医学相关专业有一拼,大多数护理专业的最低GPA要求为 3.0,竞争更激烈的大学只会无限提高门槛。

网友称去,加州社区学院读护理专业,GPA没有4.0基本上不用想了,这位网友当时GPA3.85,申请加州州立大学没有一所愿意给offer,有一家只同意去读公共健康专业,她身边两个被加州州立大学录取的都是GPA4.0。

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的数据同样显示:2023-2024申请期内就有65766合格的申请者被拒绝,而这只是合资格的申请者,还不是所有申请者,由此可见,护理专业的申请难度以及竞争激烈程度有多高!

如今美国大学的护理系颇有种早年CS的卷法——拼成绩、拼经历,也拼心理。

护理专业竞争激烈的背后,是学校太穷?

为什么护理专业竞争如此激烈?

众所周知的原因是,护理项目课程结束后,毕业生就得对每位真实病患生命负责,学校必须挑出最优秀的候选人。

但这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冰山之下是学校太穷!护理专业培养成本太高,学校根本无法供养更多学生,导致机会少,竞争自然就激烈了。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护理学院的院长Mark Lazenby表示,UCI工程学院每年给每位学生的教育投资花销不到1万美元,而护理学院每名学生教育花销至少是工程学院的2倍。

一个塞满工程系学生的教室只需要一位教授就能顺利完成教学,而在护理专业却行不通,基本上每10名学生就需要一位教师作为指导。

但今年加州州政府提议削减8%的拨款,大学面临财政危机,很多学校面临招合格教师难的困境。

同时,各项先进精密的器材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比如医院模拟房间中的计算机人体模型动辄就要花掉数十万美元,但又是一项无法节省的支出。

除此之外,护理课程还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但工程、商业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根本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它们只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即可。

光是加州就有超过140个护理项目,其中许多是在社区学院或更为昂贵的私立学院开设,所有这些项目的学生都在争夺临床实习机会。

大约15年前,美国医院通常每周给最多12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导师,但现在医院一次通常只允许接收不超过8名学生,这就意味学校每周必须安排两个实习地,以便于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实操,学校压力倍增。

总之,临床实习场地、师资、指导老师、预算削减等一系列问题让护理项目进退为难,这不仅在美国加州,其他地区都面临着这些难题。

卷护理的背后,是在卷稳定的前景和“钱景”

最戏剧化的一幕是,学校太穷招收不了更多护理专业学生,但市场对护理学生又有极大的需求。

多数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与数以万计的优秀申请者厮杀,正是在赌护理专业的美好前景与“钱景”。

护理专业的学习是通往注册护士的必经之路,而注册护士被联合国卫生组织评为全球指定紧缺人才。

护士一直位居美国最值得信赖的职业之列,护理短缺已经成了美国各州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美国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局提供的数据:

加州是护理人员短缺的重灾区,预计到2030年将缺少44500名、德州为15900名、新泽西州11400名、南卡罗来纳州10400名、阿拉斯加州将缺少5400名。

当婴儿潮一代都将步入老年,2030年护士的需求量将迅猛增加,从现在到2031年美国每年将需要额外20.32万名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简称RN)

美国现在65岁或以上的人约为5200万,预计到206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500万,这给医疗保健行业带来了极大挑战,护理人员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在美国,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不仅高,收入也十分可观,极具“钱景”,算是全世界护理行业中薪资待遇最好的国家。

College Transitions网站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全行业2023-2033未来10年就业前景预测数据,护理专业成了榜单中的王者,以129,480美元(约94.2万元)的中位数年薪超过了排名第三、年薪120,360美元(约88万元)的CS专业。

一名在美工作的中国人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在洛杉矶当护士的安排和薪酬:

每天晚上七点下班,一周干三天一年下来10万美元左右,一周上四天班就是15万美元,一周五天大概20万美金,尔湾还能在此基础上加20%到30%,旧金山地区会更高,会再加30%到50%。

在其他国家,护理薪资也比较有优势,比如澳洲流行着短缺专业三大宝,护理就是其中的铁饭碗。

网站talent显示,澳洲注册护士平均年薪87,750澳元(38.7万元),时薪45澳元,入门级职位的起薪每年都在75,890 澳元(33.4万元),多数有经验的护士年薪最高可达119,283澳元(52.5万元)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是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移民赛道中的硬通货。

美国的EB-3移民类别中就专门为外国护士开设了通道。

据加拿大护士协会预测,到2030年将需要至少6万名新护士来填补空缺,为了吸引到更多医护人员,加拿大政府都在为国际申请者开绿灯,甚至提供专门通道。

今年2月,加拿大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宣布 2025年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 EE) 最新定向职业邀请计划,医疗护理行业人员将会优先被邀请,而STEM类别却大幅缩减,范围甚至包括多年来一直备受欢迎的计算机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等。

因为前景+钱景兼具,护理专业扶摇而上,成为比CS还热门的专业!

顺利毕业极难

护理专业虽说是个香饽饽,但这条路国际生走起来并不容易。

曾有媒体报道称,“护理学(BSN)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难学学位——学生需在两年内完成64项大型考试、164个系列测试和174份作业,难度远超于医学、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

因为学习难度太高,再加上国内和国外对护理有认知差异,申请护理专业的国际生也相对较少。选择该专业的都是勤奋刻苦,且对护理有热爱的中产家庭孩子,Tina就属于这类人群。

Tina申请的是美国某大学本科四年制护理项目(Bachelor’s in Nursing ,BSN),这是多数成绩比较好的国际生最正式并且走起来感觉最踏实的一条护理求学路,一般现在去美国医院工作都会要求BSN。

除此之外,美国还提供多种护理学位,包括两年制的护理学副学士Associate Degree of Nursing(ADN),相当于专科,是考注册护士的最低要求;两年制的护理硕士Master’s in Nursing (MSN)以及护理博士。

美国开设护理学院的大学多数都招国际生,但即便招收国际生,数量也比较少,而且并非每所大学都开设有本科护理专业。

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埃默里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北卡教堂山分校等都开设有本硕博护理项目,也接受国际学生,提供F-1签证即可,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就只有博士学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也只向研究生及博士生开放。

护理学院竞争激烈、申请门槛高,就读难度也不低。

Tina前两年主要是学习护理pre-nursing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化学、微生物、营养学、病理生理学、心理学等等,还有一些通识教育课程,比如历史、哲学/伦理等。

刚入读时,Tina每次上完课整个人都是一脸懵的状态,许多医学名词扑面而来,整节课下来只能记住几个单词,老师说的专业名词很多没听过,也不知道怎么写。

后来她就干脆上课不记笔记,拿录音笔全程录下来,课后再听录音做笔记,甚至运动健身或是吃饭时,耳机里的音乐都换成了课堂录音。

除了课堂听课难,课后老师还会布置许多阅读材料,每周好几百页的阅读量是常态。

每个星期会有各种测验,所有成绩都要计入到期末考试,并且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挂科的机会,否则要么转专业,要么降级申请,每学期都有被淘汰的美国本地学生。

直到真正体验过后Tina才懂为何网上会有人评论说:“英语不好,抗压能力不强,读护理就是找罪受。”

此外,Tina还要面对每周的临床实习,由学校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去采集病人信息,连夜赶出护理计划,第二完成病人从早到中午的所有护理任务。

临床实习也会考核,两次不达标就不及格,直接以挂科论处。

每次临床实习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考验,也是英语口语的检验,病人口音千奇百怪,遇上神志不清的病人,对话就像是在玩猜字游戏。

在一路跌跌撞撞中,Tine靠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有点笨但很有用的方法顺利读完了护理专业并且荣誉毕业,后来又马不停蹄通过了美国注册护士的NCLEX-RN考试。

拿到执照后就是自然而然地找工作环节。

精神科护士、普通病房护士、ICU护士等岗位,Tina找了一大圈,两个月投了大概四五十封简历,期间她找了份临时工作,每周工作40小时,超过40小时工资就是1.5倍,周末上班还有奖励。颇有种做最简单的活,拿最高工资的感觉。

临时工不是长久之计,后来无意之间Tina在学校临床指导老师的推荐下进入了波士顿一家医院的ICU,开启了正式的护士生涯。

Tina无疑是幸运的,靠着自己的出色表现得到了雇主的欣赏,并拿到了工签。

但并非每个国际生都会这么幸运,即便通过重重难关进了护理专业,毕业后也不容易拿签证,这也是国际生很少就读护理专业的一大原因。

谈到是否害怕被AI取代,Tina很淡定地说:“按照AI这么迅猛的发展速度,任何职业都有可能被取代的一天,不过像护士这么精细化的工作,在被取代之前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在这段时间里,做好当下,继续学习才是解药,我们身边人都比较卷,等工作几年,我想接着读麻醉护士,一来收入更高,二来我也不想让自己停止进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留学全知道,作者:Trista

  • Related Posts

    “被退出”的滴滴,重回巴西做外卖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王子捷 编辑|周月明 题图|视觉…

    英国钢铁陷入困境,又怪中国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底线思维,作者:冬晓(观察者网编辑),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